3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入选。
一、发掘概况
(资料图)
古城村寺庙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古城村寺庙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东侧。
2016~2022年,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珲春市文物管理所对古城村寺庙址进行了连续7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对遗物进行了全部采集,其中编号文物16306件。
二、主要发现
(一)古城村1号寺庙址
(以下简称“1号寺”)
1号寺在1995年的农田改造过程中遭到毁灭性破坏。遗址地层堆积共5层,均为现代耕种形成。⑤层下下为生土,并发现打破生土的建筑遗迹,包括墙体基槽4段、疑似磉墩3个、火炕遗迹1处,均为原建筑地面以下残留部分,无法依据遗迹形式判定年代及遗迹间关系。
古城村1号寺庙址出土佛像残片
古城村1号寺庙址出土胁侍菩萨像残片
遗物均出土于现代堆积中,包括佛教造像残片约2000余件、瓦件残片8.38吨。
古城村1号寺庙址出土
“壬子年六月作”铭瓦当、倒心形莲纹瓦当
根据对建筑构件的年代学研究推测:1号寺始建年代约为公元5世纪,废弃年代不早于渤海国晚期。
(二)古城村2号寺庙址
(以下简称“2号寺”)
古城村2号寺庙址正射影像
2号寺共清理地层堆积5层,其中①层为现代耕土层;②层为建筑次生废弃堆积,此层下开口金代水井1处、火炕1处;③层为建筑次生废弃堆积;④层、⑤层为建筑原生倒塌堆积,原生倒塌堆积下发现渤海国佛寺遗迹。佛寺遗迹包括早、晚两期,本次发掘停止于晚期佛寺建筑使用面。
古城村2号寺庙址TJ2航拍图(东北——西南)
晚期佛寺范围东西约120米、南北约80米,中轴线方向为221°,已揭露主要建筑为8处土石混筑的夯土台基(编号:TJ1~TJ8),其中TJ1中部偏东约1米处发现舍利地宫。废弃堆积中出土瓦件残片132.21吨,佛教造像残片1000余件。
古城村2号寺庙址出土舍利地宫3D模型
地宫中出土石函1件,石函内安置包裹于“双丝绢”中的铁函1件,铁函内出土遗物3555件,质地包括金、银、铜、锡、玻璃、木、珊瑚,其中1件金瓶内置7件银珠,应系影骨舍利。
古城村2号寺庙址出土舍利函
古城村2号寺庙址出土
影骨舍利
古城村2号寺庙址出土瓦当、檐头板瓦
古城村2号寺庙址出土绿釉建筑构件
在对晚期佛寺建筑进行局部解剖时,发现早期佛寺院落墙体基槽、磉墩。解剖表明,晚期佛寺营建过程中利用了早期佛寺夯土,并将早期佛寺建筑构件、佛像残片铺垫于晚期夯土中。
古城村2号寺庙址出土彩绘造像残片
古城村2号寺庙址出土佛教造像残片(二)
综合整理: 国家文物局 新华社 央视新闻